2月4日下午,长沙经开区、长沙县召开专题会议,传达学习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3日调研长沙经开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。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、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主持会议并讲话,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副主任张庆红传达学习了杜家毫重要讲话精神。
曾超群指出,杜家毫书记讲话的核心主题是“创新引领、开放崛起”, 区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坚持以归零再出发的心态,按照“经济建设永远在路上”的要求,始终牢牢抓住这个主题不放松。一方面,要在巩固发展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,加快推动优势产业、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;另一方面,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、开放的力度和开放的深度,加快引进更多更好更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。同时,要抓紧研究制定出台助推“创新引领、开放崛起”的具体落实措施,以及更加精准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。
当前,长沙县正在举全县之力围绕临空经济开展“二次创业”,长沙经开区作为临空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“二次创业”。具体怎么做?结合长沙经开区工作情况,曾超群认为,2017年将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。
狠抓产业培育 增强发展后劲
“抓园区发展核心在于抓产业培育,产业越集中发展越迅速。”曾超群表示,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省、市关于园区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的要求,着力让项目跟着产业走、产业跟着平台走、平台跟着功能走,继续抓好工程机械、汽车及零部件、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升级;以省里实施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为契机,积极引导大健康、大环保、新能源、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,组建产业链战略联盟,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产业新亮点。尤其是抢抓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机遇,按照全产业链的理念,既注重“量”的扩充,更注重“质”的提升,力争2017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,打造园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;2020年整车生产能力达190万辆。
狠抓创新引领 壮大智能制造
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打造“科技创新基地”“现代制造业基地”、市党代会提出的打造“国家智能制造中心”“国家创新创意中心”发展目标,曾超群在会上提到,下一步将依托现有制造业发展基础,着重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创新要素、部署创新链,加紧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高端产业和重点项目,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工业企业,重点扶持博世汽车、三一集团、上汽大众、广汽菲克等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,着力做实智能制造产业建链、补链、强链工作,努力把长沙经开区打造成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。同时他要求,要加强以企业领军人物领衔的工程中心、技术中心建设,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,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、生态链理念和智能化技术,大力实施引进、改造、扶持等措施,推进生产智能化、产品智能化、服务智能化,在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中担当更大作为。
狠抓开放崛起 培育临空经济
曾超群多次提到,“二次创业”过程中,要把“开放崛起”贯穿发展始终,重点研究长沙经开区、临空经济区的战略互补关系,突出项目建设,努力打造全省开放崛起的引领区。长沙经开区将重点推动工程机械等富余产能、优势企业组建产业联盟“抱团出海”,加快埃塞俄比亚非洲产业园等示范项目建设,加快产能输出和产业转型,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合作。临空经济区将紧扣“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”,依托航空港和空铁一体化优势,大力发展临空产业,不断引进具有全局性、战略性的临空偏好型大项目,努力补充完善临空产业链条,增强临空产业集聚效应,将临空产业培育成为“二次创业”新的增长点。
狠抓效能提升 优化发展环境
“坚持把解决企业最迫切、最需要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首位。”曾超群表示,围绕着这个核心,长沙经开区将展开系列工作。如开展“微建设”“微服务”,提供从项目选择到人员培训、风险投资、收购转化和哺育上市等整个产业链过程中的全程服务;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,以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乃至全领域创新,释放发展红利;简化行政审批流程,全面推行报建手续“全程代办”,切实降低企业税费、用工、用能、用地、融资等制度性交易成本;着力打造人力资源高地,坚持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,抓紧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人才、高端人才和工匠型人才,鼓励企业家创新,使创新成为园区发展的不竭动力。
“长沙经开区和长沙县是骨肉相连、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,区县一体只能加强,不能削弱。”曾超群强调,要按照“区域规划一体化、基础设施一体化、产业发展一体化、公共服务一体化”等思路,不断推动区县一体迈上新水平、发挥新能量、取得新成绩。各级各部门要始终牢记企业才是经济工作的唯一主体,企业家精神才是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财富,要自觉走到园区中去,走到企业中去,深入践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真正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,把精力集中到抓项目上,把本领用在抓发展上,力争早日将长沙经开区建成5000亿级园区,为长沙县挺进五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