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长沙县挺进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强,位于第9位,实现了‘挺进前十强’的战略目标,近年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我们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,不断转变发展方式,调整产业结构,工业经济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不断迈向新的台阶。”近日,本报记者对话长沙县工信局局长曹雄,他欣喜地向记者展现了一组数据:2006年(“十一五”初)工业总产值423.3亿元,2010年突破千亿达到1168.8亿元,2011年(“十二五”初)达到1560.2亿元,2014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。
近年来,长沙县通过搬县城、建平台,打造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园区。按照“一区带多园、园区带全县”的发展思路,运用国家级经开区在政策、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,带动园区快速发展,形成了暮云经开区(省级)、星沙产业基地、榔梨、黄花、干杉、江背等各具特色的园区,基本构建了“层次分明、产业互补、分工协作”的园区发展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