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0日,广汽三菱欧蓝德荣耀版正式上市。这是继去年8月首辆国产欧蓝德在长沙工厂总装车间下线后,广汽三菱导入生产的欧蓝德新车型。JEEP自由光、自由侠、指南者、上汽大众2017新朗逸、科迪亚克……园区车企新车上市明显加快,销量一路高歌猛进。
1个月前,一场湖南车展,更是点燃夏日激情。长沙经开区本土汽车品牌车型Jeep系列、柯迪亚克、欧蓝德、猎豹CS9跻身其间,园区车企在中部车市中大放异彩,引人关注。
目前,以长沙经开区为绝对主力,长沙共有汽车及其零部件配套企业135家,已形成了以轿车、越野车、新能源汽车等6大类整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。今年以来,长沙汽车产业产值持续超高速增长,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,成为全市第七大千亿元产业。
预计今年园区整车产量可达83.5万辆
长沙经开区是长沙和湖南汽车制造业的“投资洼地”和“产业高地”。“截至2016年底,园区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41家,整车生产企业6家,零部件生产企业35家。”长沙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拥有一半以上的整车制造企业,园区的汽车产业表现自然不俗。去年,长沙经开区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80.2%。今年一季度,园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同比增长39.6%,成为园区新的主导产业。
经过几年的积累,长沙经开区汽车制造业发展进入“井喷期”。“预计2017年园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过1000亿元,整车产量可达83.5万辆。”长沙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业“反哺互利”
在长沙这片福地,过去的几年,多次上演着“现象级”城市发展经济速度,在汽车制造领域,尤为明显。
业内人士表示,在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同等条件下,来自决策层的关注给长沙汽车产业的发展加入“助燃剂”。
另一个原因在于,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制造是唇亡齿寒的关系,同时也反哺互利。目前全市10家整车制造企业,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。大河有水小河满,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企业主营收入也大幅上升,其中,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6家,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1家。
由此可见,整车企业的龙头带动效应显而易见。
“受益于本土整车企业产能飙升,近三年,博世长沙销售收入和产值一直保持着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。”博世长沙总经理魏彦表示,随着长沙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,博世长沙给长沙本地主要汽车主机客户配套率也稳步增长。
今年3月,博世长沙全新的工业4.0示范生产线ABS9-FE3正式投入使用并开始量产。与传统生产线相比,生产效率提高30%以上,质量损失减少30%,换型时间减少30%,真正实现了“智能生产”,可以大幅提高汽车零部件质量,从而提升整车制造水准。
投产扩产项目动能持续释放
今年,长沙汽车产业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,信心在哪里?后劲在哪里?新的增长点又在哪里?
业内专家预测,我国目前汽车产业的发展仍未达到顶峰,未来3-5年仍然有上升空间。这无疑给长沙汽车制造业企业注入一针“强心剂”。
现实中,销售端的火爆,驱动着汽车厂家加班赶生产。日前,记者在广汽三菱看到,总装车间已实行“两班倒”作业,且每班工作时间比往常都延长1个小时。
几个即将投产的新项目,带来的惊喜也不亚于此前任何一个项目。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华湘工业园,主要以生产长丰猎豹CS9为主,一期预计今年7月底投产,形成年产15万辆整车生产能力,预计年销售收入162亿元。
长沙戴卡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车间也将在今年8月投产。生产负责人李玉东介绍,一期将年产300万个铝轮毂,为本地整车企业配套。厂房全部建成运营后,预计可以实现年产值150亿元以上,税收9亿元。
今年3月,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落户长沙,建成后将填补湖南自产汽车发动机的空白,一期也将带来年产15万台发动机的产能效益。
现有项目效益飙升,新增项目活力释放,长沙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,已是借风鼓帆,破浪疾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