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今年上半年以赛隆药业为代表的10个项目顺利开工,星沙产业基地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亿元。这意味着,区域内,一座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以初步建成。
成立于2009年的星沙产业基地在创立之初,就提出了“产城融合”的概念,如今这里产业已具规模,整体绿化率达19%,“七通一平”、“五纵四横”基本实现,星沙城区向东行驶五公里进入园区,俨然一派人丁兴旺、景美如画的景象。
谢志国是长沙达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,现工作于星沙产业基地内的上汽大众配套园。在这之前,他在长沙市内工作,生活成本居高不下。
2014年,谢志国和爱人贺爱辉一起“转战”星沙,贺爱辉成为了住友橡胶(湖南)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。如今一家三口住在“幸福家园”廉租房内,儿子谢毅就在小区内的小学读书,工作生活圈半径不超过3公里,非常方便。
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,是星沙产业基地企业职工的一个缩影。目前,入住“幸福家园”廉租房的职工已接近3000人。
来了就不想走,在稳定的企业工作个几年,买房也不成问题。去年初,长龙湾小区开盘,现场异常火爆,吸引了大批来自云箭集团、星工场、康宝莱等附近的企业职工家庭。
去年9月18日,湖南劳动人事学院新校区在长沙县正式落成,并迎来首批学生。该校位于星沙产业基地内。教学楼、高新技术培训楼、图文信息中心、体育馆、学生公寓等设施一应俱全,可容纳全日制学生6000人,年培训12000人次。
此外,长沙县职教中心主体已基本建成,蓓蕾小学新址明年也即将开学。在星沙产业基地突出“规划引领”的理念下,市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都有了很好的解决。
突出打造生态园区,是长沙县星沙产业基地产城融合的又一特色。“如果把城市比作人体,那么水系就是血脉,绿地就是会呼吸的肺,这才有活力。”星沙产业基地党工委书记、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士玮说,园区的建设不会推一座山,填一口湖。
“保山保水保绿”,星沙产业基地坚持因地制宜,确保园区绿地率达19%以上。园区依山就势规划了6个公园、3条绿带、30余口自然水塘,其中鸽子湖公园已建成,长龙公园基本竣工、雷鸣公园稳步推进。
目前,星沙产业基地在册项目总数达125个,累计形成固投130亿元,形成产值70多亿元,年均增长50%,第二季度增长率全市排名第一。按照“北城南工”的规划,在南部产业组团初具规模的情况下,北部区域也在按计划、分步实施。园区的“工业经济”与“城市经济”比翼齐飞、互动发展的局面正在逐步显现。